教學助理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許依凡(Hsu, I-Fan)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我是誰(who am I?)─台灣如何被世界看見

政三B  98113030
問:
對您而言,什麼是真正值得持續且必須關注的重大課題? 請略述理由。

答: 
我認為“我是誰(Who am I)”是值得我們持續且必須關注的課題。相信從小生長在臺灣的我們,在國外常會被外國人問:Are you Chinese?相信大家對這類的問題一定不陌生,而我們總是會急忙的撇清並回答No.I am Taiwanese。而他們通常又會接著問:Where is Taiwan?這時候我們總是急著思考什麼特色可以代表臺灣,花費不少口舌,才讓對方瞭解並知道臺灣。譬如以臺灣特有的食物、夜市小吃(例如:鳳梨酥、夜市蚵仔煎)或是地標(例如:Taipei101),這類很片面象徵的答案來解除窘境。

上述的情境,不難想像臺灣現今國際上的政治地位或是外交關係,依舊處於一個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帶及令人尷尬的處境。臺灣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失去「國際身份」,而唯有知道“我是誰”才是解決「如何讓台灣被世界看見」的最佳途徑。臺灣的全國人民,對自己的定義為何?到底是本省人?外省人?或是新臺灣之子?臺灣人?中國人?這些選項,選舉期間總是被有心人士煽動炒作;又或像是林書豪、王建民等臺灣之光,媒體又總是爭論是屬於臺灣人?外省人?外國人?我認為將一個小小的臺灣劃分成這麼多等級的族群類別,每逢選舉期間又藉此政治化,挑起省籍情結,煽動種族對立,製造衝突,真是很不可取且對臺灣發展百害而無一利啊!
我認為這是因為每位臺灣人民,對自己到底屬不屬於“臺灣人”,心中都充滿很多問號,對“自己到底是誰?”的定義也產生了認知上很大的分歧所導致的結果。試想,如果連我們臺灣同胞對自己都沒有共識、明確的歸屬感,又怎麼能怪外國人不認識臺灣呢
美國學者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文明衝突與世界文化的起源》中有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同時也給我很大的衝擊和震撼。書中寫道:「我們只有在瞭解我們不是誰,並常常瞭解我們反對誰時,才能了解我們是誰。」我認為這段話,似乎是給臺灣現在對自我價值、意識型態混淆的階段,提供了一個很明確的方向。書中也有提到,只要我們在所屬共同的文化上感到安適,使我們區別於所有在它之外的“各種他們”後,如此一來,我們就永遠屬於我們而與其他族群畫出一條明顯的界線作為區別了。
因此,綜合以上所述,對已在臺灣生長了二十年的我來說,能深刻感受到臺灣人民對“我是誰?”這類有關族群意識、對自我價值的認定,一直長期存在很大的模糊空間、認同定義上的分歧和疑惑。
所以,我認為“我是誰(Who am I)”自我族群認定的問題,此時此刻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持續且必須關注的重大課題,也是臺灣在政治不確定地位、外交困難處境下,不論身為政治人、社會人、經濟人或人都必須正視的問題,更是一項需要從小深耕於每位臺灣人民心中的重要精神和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