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助理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許依凡(Hsu, I-Fan)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文化涵養與社會整體認同的重視

Q:對您而言,什麼是真正值得持續且必須關注的重大課題?請略述理由。

政三B 98114220 胡瀚雯


或曰學海無涯,在這個世界上每項學問與技能都有其高深奧妙之處,於是在不同領域裡也都會有著各自的專業人才,但不論是講求理論性的知識學問,或是講求實用操作性的技能技巧,唯一不能與之脫節的就是社會與文化。


此處要討論的重點,不是要求知識一定要具備實用性,要與社會現況接軌。這裏討論的社會與文化,是更進一步帶有歷史傳承與民族認同的意涵,不論你的專業是怎麼樣的學問,你都必須去學習與了解自己所處社會的文化與傳統,社會文化是你一輩子都必須持續且關注的重大課題。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這裡姑且不論此句話真正想表達的意涵為何,用在此處所想表達的是,人是一種群居的動物。生活在現今社會中,沒有一個人有辦法離群索居,完全獨自且獨立地生存下去,合作與群體是必然的現象,也因此,這些不同的團體組合成為了現今的社會。


社會之外,還有國家,還有民族,國家帶來的政府與法律,民族帶來的歷史與傳統,文化與習俗,這些都是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不可避免會碰觸到的東西,除了帶有公權力強制性質的法律外,社會的道德規範更常無形間影響著人們的一舉一動。這些歷史、傳統、文化、習俗、道德都是人們一生當中絕無法抗拒的部分。


當然,這些對人們來說再熟悉不過的東西,對於讀者可能實在無法理解為何需要特地持續關注。之所以講到這裡,實在是有鑑於現今社會下的價值異變。


在台灣,幾乎每個人都曾在學校教育裡學習過英文,甚至有許多英文專門補習班的出現,學生們每天必須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在學好英文上,更甚之,越來越多學齡前的孩童已經開始學習英文,當然,這裡並不是要對此種語言抱持著怎麼樣敵意的態度,自己亦無法否認英文做為現今世界主要通用語言的地位,但是,學習英文之外,是否有多少人想過,做為我們國家主要官方語言的中文,其重要性又何在呢?


還記得曾看過一部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裡面對於此種衝突,有兩派人分別站在了兩種立場上,對某些人而言,語言是一種賺錢的工具,不懂英文,就無法跟全世界的人做生意,但是不懂華文,生存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華文,可以長大後去補習班學習就好,並不需要在小時候特別去教導,無奈的是,它代表的也是許多人的心聲,甚至在台灣,不可諱言的對許多父母來說,寧可小孩從小在國外長大,也不願孩子說著一口破英文。


當然,還是要強調的是,並不是說中文好英文就一定會不好,兩者間並不存在著絕對的對立關係,但是,如果真的必須要在兩者間做一個取捨,相信許多人還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英文,因為有利於未來人生的拓展。不過許多人卻忘記了,語言代表的不只是與人溝通的管道,更不只是一種賺錢的工具,其背後更深的涵意是,代表著民族的認同與歷史傳統。不懂自己民族的語言,你在第一步的民族認同上就有著極大的隔閡,一個美國人當然可以靠著翻譯的文本閱讀孔子的思想,但是這種理解與感受是絕對比不上靠著中文去閱讀古籍的華人讀者的。


試以最近爆紅的林書豪為例子好了,林書豪是一位美國NBA的職業球員,父母出生於台灣後來移民美國,林書豪的身分是美籍台裔,在他替補上場對上籃網隊有好表現之後一夕爆紅,於是就有許多媒體開始爭相報導,稱他為台灣之光,也開始讓許多人論戰起一個敏感問題,林書豪到底是美國人還是台灣人?


的確,他具有完全的台灣血統,但他從小在美國長大,幾乎不會一句中文,或許對於中國的歷史亦不熟知,喜歡的食物是漢堡而不是中華炒飯,於是就有許多人認為,林書豪根本不能算是台灣人,完完全全就是一個道地的美國人。固然,他有台灣血統,但華人世界的文化與習俗對他來說可能並不真的具有太大的意義,他絕對是一位成功且前途無可限量的職業球員,不過除此之外,中華文化與民族,對他而言似乎並不存在著真正太大的意義,也許更難談論到所謂認同的問題。


或許林書豪的例子有點扯遠了,因為他畢竟生活在美國,當地有美國社會當地的文化與傳統,但生活在台灣社會的我們,似乎更不應該去輕視自己的文化,認為傳統與習俗並沒有什麼,甚至認為它對於所謂的進步有著十足的阻礙。大家都說法國人不喜歡講英文,尤其在法國境內,講英文是不太會有人理你的,我想這多少代表著一種法國人對自己本身民族與文化的驕傲。反思台灣,同樣的兩張華人面孔,操著流利英文的人似乎就比講著中文的人優越,這多少也反映了台灣人對於自己民族與文化認同上的嚴重自卑。


談論了許多關於語言的問題,只是試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在現今功利主義下,現代人對於文化傳統的遺忘與拋棄。沒有人重視歷史,因為歷史不能讓你賺大錢;沒有人重視傳承,因為傳承無法讓你功成名就;沒有人重視文化,因為文化不能讓你享譽世界。我們的教育,教的總是讓你如何未來賺大錢,怎麼樣有好工作,卻很少人去認真想過,一個華人,不可不會自己的語言,不可不懂自己民族的歷史,不可不知道自己的文化與習俗,失去了根本,失去了認同,自然就很難對自己感到驕傲,也無怪乎台灣人很容易自己就認為自己不如人。我討厭中國的自大,也不喜歡歐洲的驕傲,但對他們當地人而言,他們的文化就是他們一切自信的來源。


或許是台灣自身的問題,在國家民族認同與世界地位上的模糊,致使了台灣人對於文化的不重視,先有了文化的重視,才能進一步有民族的認同,最後才能凝聚出一股群體的力量,因此,文化涵養與社會整體認同的重視絕對是值得持續且必須關注的重大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