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助理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許依凡(Hsu, I-Fan)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君王論》CH1-7重點整理與評述


97115157社四A 高懿伶

Keywords:機運、能力、新君主、武裝()

正如那些繪畫風景的人們,為了考察山巒和高地的性質便側身於平原,而為了考察平原便高居山頂一樣,同理,深深地認識人民的性質的人應該是君主,而深深地認識君主的性質的人應屬人民(君王論之獻辭)

(1)馬基維利之企圖與全書軸線
  上述引用之獻辭可作為《君王論》一書的切入點──高地與平原,君王與人民──暗含著馬基維利這部著作的企圖與野心,他自認能提出「君王如何為之」的解答。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章,馬基維利提出了「新君主國」的概念,藉由探討「新的君主」的概念,意味著馬基維利的野心不僅止於建言「君主應如何為之」,更深層的是,對國家起源、秩序奠基做出分析。此外,全書的軸線依序如下:講述各種君主國之分類、君王之敵人、君王之特質、機運。

(2)三角關係:幸運(機運)、能力、武力
  在第一章講述君主國獲得領土之不同可能時,馬基維利提出了「幸運、機運、武力」三個不同要素。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能力原文為「virtu」,此處指的已經不是古希臘時期所為靈魂的要素、生活的至善,在文藝復興時期指的是肉體與精神上的力量,包含才能與智慧(可參北京商務版第一章註3),馬基維利用君主需具備的才能做為對德行的替代。馬基維利不走古希臘的傳統,他崇尚的是古羅馬的精神,重務實而非至善。
  此處已經可見到本學期沿路讀來文本的一個轉折:蘇格拉底追求的是嚴謹的靈魂狀態與最佳之政治(即使真理可見而難行);亞里斯多德退而求其次,追求生活中可行之善;馬基維利則再退,追求有效之統治。
  另外,概覽第六、七章之標題,即可發現:無論是依靠幸運或能力,武力都是馬基維利之著作中不可或缺的概念,例如:「所有武裝的先知都獲得勝利,而非武裝的先知都失敗了。...因此事情必須這樣安排:當人們不再信仰的時候,就依靠武力迫使他們就範(6)」,而這三種要素都是獲取國家之正當途徑(第八章開篇另有指出二種邪惡之道)。
  由於武力都是必備的要素,那麼在幸運與能力之間孰輕孰重呢?我認為馬基維利是比較看重後者(能力)的,這點從「最不倚靠幸運的人卻是保持自己地位最穩固的人(6)」一研究可得知。在第六章,他指出:依靠能力而(推翻前制)創建新制的君主是要面臨到極大的困難與不確定,維持則較為容易與穩定。相對的,對於倚靠幸運而湊巧成為君主的人,他則半譏諷的指出「我們沒有理由期望那些先前過著平民生活的人們懂得發號施令(7)」,對馬基維利而言,幸運者的能力完全是個未知數。

(3)君權/君主
  我認為這是《君王論》一書中(至少是前半部)相當重要的區別,君權≠君主。從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例:家族繼承、武力征服)來獲得君權,即可以概而言之,君權是一個空的概念,我們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於「掌」君權者做出替代,而那個人才是我們所指的君主。因此,在一君主國內(馬基維利明白指出共和國不是討論之範圍),君權是連續的;而君主則否,一個君主會死,並且有可能面臨他人武力之挑戰。簡而言之,我意在指出:一個君主()與其君權()之間的聯繫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法定的。它甚至可能是極其脆弱、相當容易受到動搖,從此處即可以推敲出為何武力的地位是如此重要,目的也就是為了防止君主與君權的聯繫受到威脅。但除了武裝之外,馬基維利對於維繫此關係的解決辦法,則訴諸於本書後半段所呼之出的──如何操控你(君王)的權力,以如何將統治貫徹整個國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