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助理

教學助理(Teaching Assistant):許依凡(Hsu, I-Fan)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為什麼亞里斯多德要討論陶片放逐法?

政三B 98114257 莊政霖

  我認為亞里斯多德在此討論「陶片流放制」的原因是當一個將平等原則奉為至高無上的圭臬的城邦出現才德出眾者時,這對平民政體的影響是好還是壞?為了讓該政體免於墮落成僭主政體的危機,他拿出了陶片流放制作為武器以申述其觀點。
  亞里斯多德認為其所身處的時代中的「平民政體」皆崇尚「平等」。然而,在一個社會中,眾人的才能、特質皆不同,因此人與人相處時就產生了優劣之分。
  亞里斯多德此時舉了一個貼切的比喻,即為:「群獸聚會,野兔上台演講並主張眾獸皆平等,獅子此時表示:『你有爪嗎?』。」同理,將規範凡夫俗子的法律規範套用在那些德行、才能超群的人身上,不僅看似可笑,對他們也是一種汙辱。我再舉一個更為現實的例子:「老師要求一位識字者與一位不識字的人每日朗讀一篇文章,而老師時時刻刻強調他的教育理念是公正與平等的。」我們可以這樣解讀,這位老師的教育方針對於識字者與不識字者而言皆為一種輕視,也是為人啼笑皆非的愚蠢行為,更無平等可言。
  因此當時各平民政體之城邦皆創制或採行了「陶片流放制」。陶片流放制之意涵為:「公民大會之公民會將其欲流放之人選刻在陶片上,達到法定人數六千片陶片者,依姓名分類,得票最多者依照相關法律所訂定之地點與年限予以流放。通常流放者之家產不予以充公,流放期限屆滿,被流放者可回原鄉生活並得回復其公民之身分。」
  而平等與陶片流放制有何關係?我認為依據當時的經驗來看,許多平民政體往往因為才能出眾者之出現,打破了平等的原則,再加上這些人往往不能節制自身行為,使得他們的職位晉升地越快,才德也墮落地越快,最後就腐化成僭主政體。所以,陶片流放制的存在意義就是為了防止僭主政體的產生,盡量達到平衡的境界。
  但是,陶片放逐制是否真能實踐平民政體之平等理念?我認為這是一個備具爭議的議題。按照歷史文獻的記載與人類社會發展給予我們的教訓:「歷史給予人類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也學不會教訓,有心者往往都能找到法規制度的漏洞,藉此保障自身的利益。」對於具有龐大勢力與朋黨充斥整個城邦的人來說,陶片流放制非但不能削弱他們政治力量,反而還成為他們迫害其他政敵的工具。
  在探討平等原則與才德出眾者這兩個針鋒相對的概念時,讀者往往會感到概念矛盾的困惑,更令讀者對亞里斯多德到底偏好何者的企圖感到好奇。平民政體既強調多數貧窮者輪流執掌政權,但如果這多數的貧窮者皆為莽夫,對於該城邦內的才德兼具之能人來說是莫大的一種折磨。又假使由這些賢達超脫既有法規的庸俗規範長期執政,就會破壞該政體平等的理念,甚至可能淪落為僭主政體。最後當時的平民政體終於產生出一種看似有缺陷但勉強能接受的制度─陶片流放制。

8 則留言:

  1. 同學您好,對於您的文章我有幾點問題與看法:
    1.您認為陶片放逐法放逐之「才能出眾者」打破平等原則,又不能節制自身行為,而產生墮落,演變為僭主政體等。但我的看法是,關於節制自身行為、墮落等,亞里斯多德並不是以此辦法回應,而是以輪流執政的方法回應您提出的這個問題。
    2.我認為陶片放逐法放逐之人其中才能出眾者是賢者,多為具有德行之人與治理之才的人,亞里斯多德並不是不求賢人治世,而是由於現實面的考量(多數人並不會認同他人較自己優越),所以只能以此方式,一多數人之共同認同下之陶片放逐法。
    3.我認為亞里斯多德討論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為了強調「多數人」的影響力以及政體的穩固。其告訴大眾多數人的平等觀、多數人的看法等是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更是可以影響政體的,而以此方式(多數人的看法)發展政體才能得穩固。也就是亞里斯多德一直在追求的,一個穩固的政體。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於第三點再做一補充:
      從第三點討論的政體,可以看到政體的兩個層面,一為權力分配方式,二為城邦的生活方式;也可見得應然(權力分配方式)與實然(城邦生活方式)之間的關係透過此陶片放逐法之聯繫。

      刪除
  2. 作者和其他同學請積極回應,擴大交流。

    回覆刪除
  3. 基本上,我大致同意樓上同學(98114203)的回覆。我認為可以特別針對其第二、三點作出簡短補充(或延伸討論)。

      誠如同學點出的,被陶片放逐法驅逐之人,事實上都是有賢能者、有治理能力者,換言之,他們可能擁有關於治理的智慧。然而陶片放逐法的出現以及其需要,我認為可以標示出另一個在政治哲學中分離(或轉變)的情況:對於統治者資質之要求(智慧)VS多數人之意見表述(同意)。在這樣的情形下,人們對於城邦的追求已經不復以往是蘇格拉底式的哲王統治,而是較為下降、將就的方式。從蘇格拉底走向亞里斯多德,我認為二者的治理觀在這點是頗值得探討的。

    回覆刪除
  4. 大家好,您們的看法對我閱讀原典有更多元的認識,在此先致上謝意。
      的確,誠如您們所述陶片放逐法的施行對象主要皆為當代的賢達或有較佳治世能力者。一樓同學也提到多數人往往不願承認他人比自己優越的事實,也許這是動物與生俱來的能力。您也提到多數人所組成的穩定政體是亞里斯多德一直追求的穩固政體,陶片放逐法就是多數人影響力的表徵。
      然現實世界往往更加複雜並充滿不確定性。假使有心欲成為僭主者披著虛假的賢達外衣,攏絡愚蠢的多數平民並且滿朝朋黨,陶片放逐制是否有可能成為欲為僭主者的血腥工具,例如:以此制鬥垮可能威脅其權力者?(事實上,雅典民主政治末期,陶片放逐制已成為黨派鬥爭的利器,群眾淪為政客的操弄工具。)或者現實社會中,公民往往會因為許多內外在環境因素影響,進而導致他們的判決充滿情緒而無法深思熟慮地做出判斷,陶片放逐制有無可能成為多數人暴政的手段?對於什麼樣的政體是亞里斯多德最偏好的,我充滿好奇。一樓同學說的第三點關於多數平民所形成的政體是亞里斯多德一直追求的穩定政體,但那真的是他的肺腑之言嗎?還是只是迫於當時城邦的現實壓力,而說出來的假話?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樓同學說的第三點關於多數平民所形成的政體是亞里斯多德一直追求的穩定政體,但那真的是他的肺腑之言嗎?還是只是迫於當時城邦的現實壓力,而說出來的假話?」您認為呢?

      刪除
    2. 我覺得也許這是亞里斯多德說出來的一句言不由衷的話,他就像在一堆平庸的平民中的賢達。如果他直白地批評當時盛行的政體形式,下場大概會跟蘇格拉底一樣。
        而文本看到後面亞里斯多德提到了一種混合政體,這是他認為最佳又可行的政體。
        此制乍看混合了平民政體與寡頭政體,實質上其欲消除貧富兩階級的社會對立。由中間的中產階級成為政體的主要構成物,此即中庸之道,避免極端。貧富兩階級之對立如不消除,混合政體就無法實踐,階級衝突的存在產生了政治衝突。
        「這樣的一個由對立鬥爭的貧民與富人所組成的城邦(寡頭或平民政體),根本就是由主奴而非自由人所組成。在這個城邦中,一方顯露著妒嫉的心理,另一方則存在著藐視對方的姿態。在這裡見不到政治團體所應有的友愛與情誼。友誼是所有團體所不可或缺的。」(政治學,1295b21-24)這一段話突顯出缺乏友誼的城邦是不可能穩定的,就算和平也只是表面的假象。所以唯一既能具備理想又不失可行性的政體就是混和政體。雖然混合政體也可能面臨腐敗的危機,但其存續的時間較其他政體長久。

      刪除
    3. 如我提到的第二點裡面所言「亞里斯多德並不是不求賢人治世,而是由於現實面的考量(多數人並不會認同他人較自己優越),所以只能以此方式」,我提到了亞里斯多德不是不求賢人治世,意即他內心還是認同賢人治世的,也提到是因為現實考量所以才有此法,也才使政體為之。當嚮往的並不能實現,妥協過後他盡力追求的便是政體的穩固。我並不認為那是在現實壓力下說出的「假話」,而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方式,雖不是最好,但此方式至少是能夠被他所接受的,故我並不覺得這一主張是假話。

      而同學您再次提到了關於賢者成為僭主的問題。披著虛假的賢達外衣,成為僭主,這種人並不是我論述內的賢人,我認為真正的賢人就是已達德行完善,假賢者之名的人並不等於賢者。
      而德行完善的好人,他們的確有可能產生壞的統治,如上課所討論的好人不等於好的統治者,所以這時藉由輪流執政的機制或許可以使之達到不至於太惡質的結果,也就是我第一點所提到的。

      刪除